2017年免疫腫瘤學主導了FDA和主要癌癥會議的“頭條”位置。兩款CAR-T(嵌合抗原T細胞受體)產品獲得了FDA的批準——諾華(Novartis)的Kymriah治療白血病和Gilead/Kite的Yescarta治療淋巴瘤。這兩款產品能為一些患者提供免疫細胞重新編程的能力,以識別和攻擊癌癥。而一些免疫抑制“檢查點”的藥物,如默沙東(MSD)的Keytruda,也獲得了FDA的批準,這為癌癥患者進一步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那么2018年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免疫腫瘤學方面的研發(fā)進展呢?讓我們一起來先睹為快。
1. CAR-T治療領域超越白血病和淋巴瘤
現在諾華和Gilead(收購了Yescarta的開發(fā)者Kite Pharma)已經證明了為個體患者生產個性化免疫細胞療法的可行性,一些公司和學術團體正在努力使該技術可用于更多的人。其中包括初創(chuàng)型公司Bluebird Bio,該公司在12月份宣布18名參與多發(fā)性骨髓瘤CAR-T試驗的患者中,有17名患者對治療反應良好。
這項名為bb212的治療方案正由新基公司(Celgene)與Bluebird Bio共同開發(fā),目前正在2期臨床試驗階段,最近該治療方案又獲得了FDA的“突破性”療法的認定,這將有助于加快研發(fā)的進程。
但CAR-T技術是否也可應用于實體瘤?諾華和Kite Pharma正在研究這種可能性,一些小公司比如比利時的Celyad和休斯敦的Bellicum Pharmaceuticals也在研究這種可能性。Celyad最近開始在結腸直腸癌中進行CAR-T試驗。Bellicum正在胰 腺腫瘤中進行CAR-T試驗,并預計到2018年會有初步結果。
2. Juno Therapeutics在CAR-T領域扭轉乾坤
2016年對Juno Therapeutics來說是艱難的一年,該公司曾經被公認為是CAR-T領域的主要參與者,但由于臨床試驗中所出現的副作用而被迫退出。2017年事情出現了轉機,特別是在12月份,該公司展示了其領先的CAR-T療法JCAR017的最新臨床數據。數據顯示該療法在治療侵襲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方面,達到68%的完全緩解率,且相對副作用的發(fā)生率較低。Juno已承諾在2018年下半年申請FDA批準。
3. 溶瘤病毒療法研發(fā)如火如荼
許多病毒具有天然殺死癌癥的能力,而且一些公司一直在研究工程病毒以靶向某些腫瘤類型。安進(Amgen)憑借其溶瘤病毒Imlygic(一種工程化形式的皰疹)在黑色素瘤領域獲得了首個FDA批準。自此之后,這個領域一直比較平靜,但預計今年會有進一步的發(fā)展。
最近在溶瘤病毒領域引起關注的是英國的PsiOxus Therapeutics公司,其與百時美施貴寶(BMS)合作開發(fā)了溶瘤腺病毒療法藥物。這種名為NG-348的治療方法是利用病毒將兩種治療基因直接轉移到腫瘤中,從而招募免疫細胞攻擊癌癥。12月份,該公司宣布開始在實體腫瘤中進行人體試驗,從而獲得了BMS的1500萬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其他值得關注的公司還包括Viralytics公司,該公司正在研究幾種腫瘤類型的柯薩奇病毒(更常見的是感冒),Oncolytics Biotech公司正在進行呼腸孤病毒制劑轉移性乳腺癌的晚期臨床試驗。
4. 創(chuàng)新組合的研發(fā)進程
免疫腫瘤學的興起帶來了免疫增強治療在聯合用藥方面更好的預測——無論是用類似的藥物,還是用像化療這樣的老治療方法。2017年,MSD的PD-1單抗Keytruda聯合化療藥培美曲塞和卡鉑用于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獲批。
▲ Epacadostat能夠抑制人體內的IDO1酶,后者是一種抑制免疫系統的關鍵酶,能夠促進調節(jié)T細胞的生成,并抑制效應T細胞的激活。(圖片來源:Incyte)
今年要尋找更多這樣的創(chuàng)新組合來獲得關鍵性試驗數據。例如,幾種藥物正在與Incyte的epacadostat聯合使用,包括Keytruda(黑色素瘤),BMS的Opdivo(肺癌和頭頸癌)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Imfinzi(肺癌)。Epacadostat是靶向IDO1酶的領域內首個(first-in-class)高效選擇性口服抑制劑,可逆轉腫瘤相關免疫抑制并恢復有效的抗腫瘤免疫反應。
5. 免疫腫瘤學的發(fā)展推動并購
說到Incyte,迄今為止其在聯合試驗中所取得的進展已經使其成為首個并購目標。分析師們曾把Gilead看作是一個潛在的收購者(在Gilead斥資119億美元拿下Kite Pharma之前)。盡管如此,Incyte預計仍將成為收購的目標,因為其在IDO1抑制劑方面的研發(fā)進展。
Juno和bluebird也是分析師們所列并購名單上的???。而且現在美國的稅制改革已經通過,公司海外現金的回流成本降低了——很多生物制藥公司有資產進行大舉并購。其中包括持有220億美元海外現金的輝瑞(Pfizer),安進(390億美元)和默沙東(200億美元)。
分析師預測,即便是贏得2017年免疫腫瘤領域交易的Gilead公司也可以利用其320億美元的現金來構建其免疫增強型癌癥產品管線。
參考資料:
[1] Forbes: 5 Immuno-Oncology Developments To Watch In 2018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