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發(fā)現了使癌癥自我毀滅的新方法。
致癌基因C-myc矛盾地激活細胞增殖和死亡。當細胞變成癌細胞時,C-myc誘導的死亡被繞過,促進腫瘤形成。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試圖靶向myc基因,但事實證明,要成功擊中這個目標并不容易。
賓夕法尼亞大學聯(lián)合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發(fā)現了一種攻擊myc的新方法——針對一種他們認為是致癌基因致命弱點的蛋白質ATF4。相關研究發(fā)表在近期的《Nature Cell Biology》雜志上。
MYC信號通路復雜
myc是一種控制正常細胞生長的基因,當其發(fā)生突變時,會導致基因功能異常,進而引發(fā)連鎖反應——無法控制細胞生長,從而引發(fā)癌癥。目前還沒有靶向這一基因的具體方法。之前的研究重點一直是阻斷其信號通路中的其它調控因子,作為一種阻止腫瘤生長的“曲線救國”策略。
例如,放射腫瘤學Richard Chamberlain教授和Constantinos Koumenis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此前在某些腫瘤中發(fā)現一種名為PERK的激酶可以激活ATF4。然而,他們之后發(fā)現,阻止PERK并不總是能阻止腫瘤的生長,因為myc實際上同時控制了另一條通路 。ATF4處于兩條信號通路的交匯點。這樣一來,myc可以輕易地啟動一個獨立的過程來逃脫并恢復它的促癌進程。
ATF4
然而,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淋巴瘤和結直腸癌小鼠模型發(fā)現,ATF4激活了myc生長所需的基因,并控制著其蛋白伴侶4E-BP1的表達。4E-BP可緩解myc誘導的蛋白**應激,對平衡蛋白質合成至關重要。研究人員在小鼠中敲除ATF4來阻斷其表達時,他們發(fā)現腫瘤細胞會因為產生過多的MYC蛋白所導致的內部應激而死亡。
在進一步使用人類腫瘤樣本的實驗室研究中,研究人員發(fā)現,當myc驅動癌癥時,ATF4及其蛋白伴侶4E-BP也過度表達,這進一步證明了這些發(fā)現可能為人類提供一種可行的方法。
該研究共同作者、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海倫迪勒家族綜合癌癥中心泌尿學教授Koumenis說:“以上研究讓我們意識到我們需要更進一步深入下游通路阻止腫瘤生長,使癌細胞無法輕易逃脫,這也正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前路漫漫
該研究團隊表示接下來將集中研究ATF4的工作機制,以及阻斷ATF4是否會在人體中產生其他脫靶效應。
因此盡管抗癌之路充滿重重困難,但是無論是曲線救國還是正面硬剛,這些新研究都將造福人類,消滅癌癥。
參考資料:
[1] Penn team finds new path to tumor death in mouse models of lymphoma and colon cancer
[2] Researchers identify new way to make cancer self-destruct
[3] ATF4 couples MYC-dependent translational activity to bioenergetic demands during tumour progression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