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再次公布了一則重大消息,聯盟地區(qū)藥品集中采購文件正式下發(fā),4+7正式全國擴圍!
在此次4+7擴圍行動中,4+7城市除外還包括了山西、內蒙古等25個城市。品種方面,基本確定為去年4+7帶量采購的25個品種。
眾所周知,在去年12月中標企業(yè)名單剛公布的時候,眾多社會人士認為4+7中標藥企如此降價行為是一場自損八百的慘勝,卻為何仍要堅持?的確從具體名單中的價格我們可以看到,整體降價比例空前巨大,部分企業(yè)降價比例甚至達到了96%,但也可以說沒有一家企業(yè)面對這么高的降幅能有輕松的心態(tài)。
一部人認為:中標價格斷崖式下跌堪稱慘勝,此次競價,對手都太不理性了,中標價如此之低,量大也不能彌補利潤的下降,全國市場都拿走利潤都比之前要少。落標沒事,剩下市場還大,只要有信心做好,利潤更大。
成都倍特數次走訪政府部門和咨詢業(yè)內資深人士,國家醫(yī)保局也組織相關企業(yè)進行多輪溝通,企業(yè)方認為:“很多人覺得,倍特是行業(yè)規(guī)則的破壞者或者攪局者,我只想告訴大家,我們看破了產業(y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并比別人率先做出反應。”
正大天晴當時也在電話會中披露:“這是公司對行業(yè)變局趨勢的判斷,‘4+7’帶量采購是具有深意的國家行為,我們判斷可能未來價格會很快在全國跟進。我們無論如何都要中標。”
恰好,此次4+7擴圍文件下發(fā)的時間與眾多上市企業(yè)公布半年報的時間接近,那么為什么我們不結合一下中標企業(yè)的半年報,看看到底在這半年里,中標企業(yè)的4+7中標產品營收是升是降,企業(yè)營收是否增長,全國擴圍是否努力爭取一下。
NO1、阿托伐他汀鈣片--北京嘉林藥業(yè)--德展健康
德展健康于2019年8月24日披露中報,主要產品“阿樂”(通用名為阿托伐他汀鈣片)成功入圍第一批4+7城市集中帶量采購。2019年3月,“4+7”城市帶量采購陸續(xù)開始正式實施,截止2019年5月,“阿樂”在4+7地區(qū)銷量大幅增長,成為4+7地區(qū)樣本醫(yī)院阿托伐他汀鈣藥品市場占有率第一。
但今年上半年,德展健康實現營收9.22億元,同比下降44.50%,凈利潤為2.42億元,同比下降45.48%,公司認為其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4+7城市集中帶量采購既讓其主力產品銷售大幅增長,也是產品銷售單價下降所致,整體收益不如以前。
NO2、京新藥業(yè)-瑞舒伐他汀鈣片
公司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18.59億元,同比增長31.92%;凈利潤3.26億元,同比增長52.89%;公司主營業(yè)務毛利率63.13%,同比提升0.37個百分點,凈利潤率17.53%,同比提升2.4個百分點,各業(yè)務有序推進,盈利水平穩(wěn)中有升。
其中,4+7中標產品京諾(瑞舒伐他汀鈣片)銷售3.95億元、同比增長16%。
NO3、硫酸氫氯吡格---信立泰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235,601.92萬元,同比增長3.92%,其中,醫(yī)藥制造業(yè)營收232,235.41萬元,同比增長2.4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256.40萬元,同比下降19.90%;銷售費用76,854.06萬元,同比增長31.96%,研發(fā)費用23,268.88萬元,同比增長25.12%。
“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政策”落地以來,泰嘉(硫酸氫氯吡格)銷量及市場占有率快速增長,具體藥品營收未公布,但對比2018年的營業(yè)收入22.7億元,同比增長11.42%,整體增長幅度有所下降,況且,2019年上半年凈利潤還同比下降19.90%。
NO4、華海制藥-6個產品
半年報中顯示,2019上半年華海藥業(yè)營收2,652,970,740.97元,同比增長4.5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4,736,668.58元,同比增長45.95%。
2018年公司參與4+7城市的藥品集中采購招投標,其中6個產品中標。截止目前,約完成年度集采的三分之二以上。結合產品和市場特點,分區(qū)域分產品推進“省區(qū)經營責任制”和精細化招商銷售模式;加強非集采區(qū)域動態(tài)分析,積極探索4+7帶量集采下的市場銷售新模式。
并且隨著國家集中采購政策的不斷推進,若未來公司產品在各省集中采購招投標中落標,將影響相應產品在當地的銷售,進而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的國內銷售業(yè)績。
同時華海制藥還就本期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長4.5%的原因進行了闡述,該公司認為主要原因:(1)繼續(xù)受纈沙坦雜質事件、FDA禁令影響,部分產品無法實現銷售;(2)國內制劑4+7帶量采購中標產品銷售數量大幅增長,但價格相對較低,收入增幅較小。
NO5、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四川科倫藥業(yè)
8月28日,科倫藥業(yè)公布2019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實現收入89.22億元,凈利潤7.28億元,扣非凈利潤6.44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4.5%、-5.91%和-10.55%,屬于明顯增收不增利。
但4+7中標產品百洛特(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作為公司第一個也是同領域第一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在4+7帶量采購中標后,迅速覆蓋了11個重點城市的200多家三級醫(yī)院,對整體銷售增長促進明顯,上半年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97.14%,上半年實現收入1.69億,同比增長95.46%,同時,隨著福建、河北等省份聯動4+7中標結果和帶量采購政策的進一步推進,科倫的市場份額還將進一步提升。
NO6、潤眾、凱紛--中國生物制藥-正大天晴
中國生物制藥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年報收益,上半年總計收入約人民幣1,252,731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28.8%;歸屬于母公司持有者應占盈利約人民幣144,435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5.8%;新產品銷售占本集團總收入約18.8%;于2019年6月30日截止現金及銀行結余約人民幣718,155萬元。
另外4+7帶量集中采購的行動中,中國生物制藥的兩個上市多年的重要產品“潤眾”和“凱紛”參與投標并入選名單,從而大幅讓利給患者,讓更多患者能使用上優(yōu)秀產品。但也顯而易見的是,中標后,兩款產品的采購量雖顯著增加。但銷售額卻在持續(xù)下降,分別潤眾下降了1.3億,凱紛下降了2.9億。
針對以上公司情況總的說來,無論是否公布中標藥品營業(yè)收入,各個公司主營收入原因或多或少都有著4+7帶量采購的影子,有的因為其收入增長,也有的因為其收入下降,而上述大多數企業(yè)的藥品營收卻是出現了下降情況,但為何藥企方面仍舊不拋棄,不放棄,繼續(xù)在營收下降的道路上卻走缺遠,這是為什么?
有資深行業(yè)人員表示原因可能有幾點
1.國家降低藥品的價格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了,態(tài)度堅決,如果企業(yè)仍舊死抓著仿制藥利潤不放,無異于自找死路,為何鼓勵創(chuàng)新藥研發(fā),為何加快藥品審核制度,就是提醒企業(yè),在未來創(chuàng)新藥才是國家需要的,仿制藥只是你們占有市場的敲門磚、墊腳石。
2.如今看似利潤的下降,相較于更大的市場,也是一個機會,一個掙不了多少錢,卻可以把產品鋪滿整個國家,還能造福社會,提升企業(yè)形象的同時,擴大知名度。如此一來大大方便了新產品的創(chuàng)收。正如俗話所說“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這不,帶量采購試點只是對過往藥品集中采購制度的重大改革。是針對中國藥品集中采購制度存在的種種問題而做出的變革,防止在生產銷售過程中出現的量價脫鉤,競爭不足,采購分散,政策缺乏協同。被廣大人民群眾認為是有望解決一系列體制問題的中樞政策。而去年的試點行動或許只是一場瘋狂的試探,此次的全國擴圍甚至之后的全國藥品統一實施才是真正重頭戲。
而在有了前一年的經驗可以總結的情況下,此次擴圍中,也證實了我們的猜想,大大的吸取了前一次優(yōu)秀的地方,改正了前一次不恰當的地方,中標企業(yè)不再是獨一家,而是多家中選,適度競價,不再過度追求降幅。
實際中選企業(yè)為1家的情況,約定采購量為首年約定采購量計算基數的50%;
實際中選企業(yè)為2家的情況,約定采購量為首年約定采購量計算基數的60%;
實際中選企業(yè)為3家的情況,約定采購量為首年約定采購量計算基數的70%。
次年約定采購量原則上不少于該中選品種首年約定采購量。
如此一來多家中標的確可以一定程度上減緩上次投標環(huán)節(jié)中的出現的惡性競價,如此一來既有利于企業(yè),也利于社會和諧美好的發(fā)展,極大的促進了中國醫(yī)藥生產企業(yè)的優(yōu)化與進步。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