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馬光輝、魏煒,軍事醫(y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朱力、王恒樑共同通訊在Nature在線發(fā)表題為“Inhaled SARS-CoV-2 vaccine for single-dose dry powder aerosol immunizati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開發(fā)了一種可吸入的單劑量干粉氣溶膠SARS-CoV-2疫苗,可誘導有效的全身和粘膜免疫反應。
隨著醫(yī)學科技的持續(xù)進步,疫苗研發(fā)領域也在不斷進行新的創(chuàng)新探索??晌牒粑勒衬ひ呙缱鳛橐环N新型的疫苗接種方式備受關注。相較于傳統(tǒng)的注射方式,粘膜疫苗為疫苗接種帶來了更為便捷、安全和容易推廣的可能性,為公共衛(wèi)生的進步開辟了新的前景。
下一代COVID-19疫苗的首要目標是減少SARS-CoV-2通過呼吸道途徑的感染和傳播,同時維持或增強對有癥狀和嚴重疾病患者的保護。利用粘膜疫苗接種來激發(fā)呼吸道強大的粘膜免疫,是實現這些目標的合理方法。在藥渡昨天的文章中,介紹了SARS-CoV-2病毒詳情、靶點及相應藥物,文章傳送門:首 個蛋白酶降解劑!從抑制劑到降解劑,SARS-CoV-2療法的迭代之旅。
1
可吸入粘膜疫苗的優(yōu)勢
誘導呼吸道局部持久粘膜免疫反應的疫苗,有可能預防病毒感染、復制,從而預防傳播[1]。即使發(fā)生感染,病毒原發(fā)部位對SARS-CoV-2的粘膜免疫也可以防止傳播,并且在充分接種疫苗的情況下,可以降低COVID-19感染的發(fā)生率,從而減緩病毒出現變異,降低未來急性發(fā)病率的可能性。粘膜疫苗還具有無針注射的優(yōu)勢,這可以降低某些人群獲得疫苗的障礙并提高疫苗的吸收率。
相對于傳統(tǒng)疫苗,可吸入疫苗存在顯著的優(yōu)勢。
1
便捷性與容易推廣
可吸入疫苗的首要優(yōu)勢之一是其極大的便捷性。相對于需要專業(yè)醫(yī)務人員進行注射的傳統(tǒng)方式,可吸入疫苗使得接種過程更加簡單?;颊咧恍柰ㄟ^呼吸系統(tǒng)進行吸入,避免了繁瑣的注射過程,減輕了患者的緊張和焦慮感。這一優(yōu)勢不僅提高了疫苗接種的便利性,也使得其在大規(guī)模接種活動中更容易推廣,尤其是在面對流行病和疫情時,迅速提高疫苗覆蓋率的需求變得更為迫切。
2
局部免疫響應的優(yōu)勢
可吸入疫苗通過呼吸道粘膜引起免疫反應,使得免疫系統(tǒng)能夠更直接地應對呼吸道感染病原體。對于呼吸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等,這種局部免疫響應的優(yōu)勢尤為重要。通過刺激呼吸道粘膜的免疫細胞,可吸入疫苗有望提供更為有效的保護,降低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和傳播。
3
提高患者接受度
對于一些害怕注射的人群,可吸入疫苗提供了一種更為溫和的接種方式,有望提高患者的接受度。這對于兒童、老年人以及特定病患人群尤為重要,使得更多的人能夠方便、舒適地接受疫苗接種,提高全社會的免疫覆蓋率。
2
可吸入粘膜疫苗
與鼻腔噴霧劑疫苗的區(qū)別
可吸入疫苗和鼻腔噴霧劑疫苗都是通過呼吸道途徑進行接種的疫苗,都屬于粘膜疫苗(mucosal vaccine),但它們有一些區(qū)別,主要涉及到其形式、制備方法以及作用機制等方面。
1
形式和制備方法
可吸入疫苗:這類疫苗通常是以氣溶膠或粉末的形式提供。患者通過吸入器、噴霧裝置或其他設備吸入藥物,使藥物進入呼吸道。
鼻腔噴霧劑疫苗:這類疫苗以液體噴霧的形式制備,并通過噴霧裝置噴灑到鼻腔內。這種疫苗一般通過鼻孔噴霧,而不是通過嘴巴吸入。
2
作用機制
可吸入疫苗:這類疫苗通過吸入,使疫苗中的藥物進入肺部,激發(fā)免疫系統(tǒng)產生相應的免疫反應。一些可吸入疫苗可能通過肺粘膜的抗原提呈機制,引發(fā)免疫反應。
鼻腔噴霧劑疫苗:這類疫苗通過噴霧直接送達到鼻腔粘膜,引發(fā)粘膜免疫系統(tǒng)的免疫反應,這可以實現對呼吸道病原體的直接防御。
3
應用領域
可吸入疫苗:通常設計用于應對呼吸道感染,如流感等,或者一些需要通過肺部提供免疫保護的疾病。
鼻腔噴霧劑疫苗:一些鼻腔噴霧劑疫苗被設計用于預防呼吸道傳染病,也有一些針對其他病原體的鼻腔噴霧劑疫苗。
3
Covid-19可吸入疫苗的開發(fā)進展
2024年,可吸入疫苗開發(fā)的重點之一是Covid-19疫苗。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證據表明,通過鼻子或嘴巴給藥的粘膜疫苗比現有的COVID-19疫苗能更好地保護人們免受SARS-CoV-2病毒感染。即便如此,一些國家已經批準了此類疫苗,美國正在進行關鍵試驗,其他國家也即將開始。
目前的研究表明,疫苗的接種方式會對免疫力和保護產生深遠的影響。最新的結果也表明,完全阻斷感染的sterilizing vaccine(滅菌疫苗,指完全阻止感染者在體內產生活性的病原體,使其無法在呼吸道或其他傳播途徑釋放到環(huán)境中)的粘膜疫苗并非海市蜃樓。
現實表明,即便是現有注射Covid-19疫苗的更新版本,也只能提供有限且短暫的保護。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肌肉注射疫苗可以很好地阻止SARS-CoV-2在肺部深處的傳播,但在感染可能開始的位置,也就是呼吸道,產生的防御能力則要差很多。為了彌補這道薄弱的初始防線,粘膜COVID-19疫苗的開發(fā)將身負重任,在鼻腔和呼吸道的其它部位的粘膜中產生抗體和其它免疫因子。
目前,有數十種粘膜COVID-19疫苗正處在開發(fā)之中(圖1),其中幾種已在中國和印度等國家獲得批準。但根據總部位于倫敦的數據和分析公司Airfinity 12月8日的一份報告顯示,現有粘膜COVID-19疫苗的功效令人失望,“并沒有提供有意義的保護作用”。
圖1. 粘膜COVID-19疫苗開發(fā)階段分布圖,來源:Nature
根據研究人員最新發(fā)表在Nature的文獻顯示,二價Ad26 SARS-CoV-2疫苗進行氣管內加強,可顯著誘導粘膜體液和細胞免疫,幾乎完全可以防御SARS-CoV-2 BQ.1.1 變異株的攻擊[2]。40只先前免疫過的恒河猴通過肌內、鼻內和氣管內途徑使用二價 Ad26疫苗,或者通過鼻內途徑使用二價mRNA疫苗進行加強。氣管內途徑的Ad26加強導致粘膜中和抗體、IgG和IgA結合抗體,以及CD8+和CD4+T細胞反應的顯著增強,其效果超過了肌內和鼻內途徑的Ad26加強所誘導的結果。氣管內Ad26加強還導致肺部細胞因子、NK、T和B細胞途徑的明顯上調。在高劑量SARS-CoV-2 BQ.1.1 攻擊后,氣管內Ad26加強提供了近乎完全的保護,而其他加強策略被證明效果較差。鼻內給藥的問題在于,大部分疫苗要么被吞下,要么被打噴嚏噴出。發(fā)表在Nature上的這些數據表明,新的免疫策略可誘導強大的粘膜免疫,背書了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疫苗的可行性。
近日,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創(chuàng)造了一種納米顆粒疫苗,其中包含SARS-CoV-2蛋白的片段,并將其以氣霧劑的形式輸送到小鼠、倉鼠和猴子的肺部[3]。研究結果同樣發(fā)表在了近期的Nature上。研究表明,這種遞送方式阻止了SARS-CoV-2病毒在已經接種疫苗的倉鼠中的傳播。該結果同樣證明,這種可吸入疫苗比鼻噴霧劑效果更佳。
研究人員于12月13日在Nature上報道,這引發(fā)了強烈的粘膜免疫反應,并阻止了 SARS-CoV-2在挨著籠子里的已接種疫苗的倉鼠中傳播。這些研究研究都表明,疫苗對呼吸系統(tǒng)的作用比鼻噴霧劑更深入。
可吸入呼吸道粘膜疫苗目前面臨的最重要的挑戰(zhàn),就是證明其有效性和相對于其它途徑的優(yōu)越性。另一個障礙在于人體挑戰(zhàn)試驗,參與者需要被故意感染病毒。業(yè)內人士預計,至少還需要兩到三年才能成功開發(fā)出針對COVID-19的粘膜疫苗。
但科學家表示,人們對這些疫苗的興趣決定了它的前景。如果人們能夠深入地了解如何觸發(fā)針對SARS-CoV-2的粘膜免疫,那么對于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其它未了解的感染,也應該能做到同樣“觸類旁通”,這對于未來可能大規(guī)模流行的呼吸道病毒將是一個未雨綢繆的備戰(zhàn)。
相關文章回顧:
接種就像“喝奶茶”!盤點吸入式疫苗的優(yōu)勢與難點
鼻腔疫苗的研發(fā)的技術因素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