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質致密部(SNpc)進行性神經元變性導致紋狀體中多巴胺的缺失,這是帕金森?。≒D)的主要神經遞質標志。由于多巴胺無法穿過消化道黏膜或血腦屏障,因此,口服其親脂性前體左旋多巴(L-dopa)是目前的關鍵療法。
然而,左旋多巴存在許多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方面的缺陷,導致其藥效波動、生物利用度降低,以及脫靶代謝和作用部位。這會導致左旋多巴相關并發(fā)癥(LDRC)的發(fā)生。針對左旋多巴反應不佳的帕金森病患者,目前已開發(fā)出多種二線治療方案,然而,這些治療方案僅略微改善了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問題。
此外,很大一部分患者拒絕接受、對這些策略不滿意或不符合這些策略的適用條件,致使這些患者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案。
2025 年 1 月 7 日,法國里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頂尖醫(yī)學期刊 Nature Medicine 上發(fā)表了題為:Intracerebroventricular anaerobic dopamine in Parkinson’s disease with l-dopa-related complications: a phase 1/2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的研究論文。
該論文報道了腦室內連續(xù)泵送注射厭氧多巴胺治療帕金森病伴左旋多巴相關并發(fā)癥的 1/2 期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結果。
20世紀80年代,對大鼠和猴子帕金森病模型以及兩個獨立的臨床病例進行的一項先導性臨床前研究表明,腦室內注射多巴胺能夠改善運動癥狀,但也導致了快速耐受,治療效果迅速下降,這可能是由于多巴胺仍被氧化所致,這也阻礙了這一治療方案的進一步發(fā)展。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團隊為了應對多巴胺生物分布和氧化的挑戰(zhàn),提出了一種新概念——厭氧多巴胺(A-dopamine,多巴胺溶液中的氧氣在厭氧室中被二氧化氮和氮氣取代)的持續(xù)腦室內給藥,使用的是與植入第三腦室(靠近紋狀體)的皮下導管相連的遙測控制皮下腹部泵。
首先,研究團隊在兩個帕金森病嚙齒類動物模型和一個帕金森病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中證實了該療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接下來,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 1 期臨床試驗,以驗證該療法在帕金森病伴左旋多巴相關并發(fā)癥(LDRC)患者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結果顯示,12例患者使用厭氧多巴胺(A-dopamine)后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
隨后進行了一項隨機、對照、開放標簽、交叉 2 期臨床試驗,比較了 1 個月的厭氧多巴胺(A-dopamine)療法與 1 個月的優(yōu)化口服抗帕金森病療法。
臨床試驗的主要終點是對患者不自主運動或運動遲緩的時間的百分比進行盲法評估,通過在家中使用智能腕表進行活動測定記錄。此外,通過 7 天家庭日記對運動障礙和波動進行深入評估,并對疾病的運動和非運動殘疾進行評估。
結果顯示,與口服治療相比,接受厭氧多巴胺(A-dopamine)治療的患者該的不自主運動或運動遲緩的時間百分比顯著改善,家庭日記也顯示出了顯著的改善。
總的來說,這項臨床研究表明了這種新設備輔助療法在治療帕金森病伴左旋多巴相關并發(fā)癥患者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效果,有必要通過一項大規(guī)模的隨機雙盲臨床試驗來加以驗證。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4-03428-2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