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 30 億人超重或肥胖,這增加了患非傳染疾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通常認為,這一現(xiàn)象與食品環(huán)境近期發(fā)生的重大變化有關,尤其是超加工食品(UPF)的可獲取性和消費量增加,例如隨處可見的早餐麥片、糖果和批量生產的面包。
許多研究顯示,超加工食品(UPF)攝入量較高與肥胖、心血管代謝疾病和全因死亡風險增加有關。因此,許多國家以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在其飲食指南中都建議減少超加工食品的攝入。
2025 年 8 月 5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Nature 在其官網頭條報道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食用超加工食品可能會讓減肥更加困難。報道稱,即便飲食符合國家健康飲食指南,食用超加工食品仍可能妨礙減肥努力,而食用最低程度加工食物(例如使用新鮮食材在家烹飪的食物)可能會讓減肥變得更容易。
這項研究于 2025 年 8 月 4 日發(fā)表在了 Nature Medicine 期刊,論文作者來自倫敦大學學院,論文標題為:Ultraprocessed or minimally processed diets following healthy dietary guidelines on weight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遵循健康飲食指南的超加工或輕度加工飲食對體重和心血管代謝健康的影響:一項隨機交叉試驗)。
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UPF)是通過將食品提取物與添加劑和工業(yè)成分相結合而開發(fā)出來的食品,其結果是生產出價格低廉、利潤豐厚且易于獲取的食品。
眾所周知,許多超加工食品中鹽和糖的含量過高,這使得這些食品不健康,還有一些研究表明,這些食品的加工方式也可能發(fā)揮了不健康作用。
論文通訊作者、倫敦大學學院肥胖與行為研究專家 Samuel Dicken 表示,開展這項研究的目的在于填補飲食指南中的空白,這是迄今為止對加工食品飲食進行的最長時間的試驗,也是首次在真實世界中進行的此類試驗,試圖將所有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行為影響都考慮在內。
價格實惠的超加工食品比未加工食品更容易獲取,這可能會對低收入地區(qū)的人們產生不成比例的影響。這些超加工食品相關的飲食和肥胖問題與社會經濟不平等密切相關,人們飲食不健康并非因為他們不想吃得健康,而是我們的食品環(huán)境就是讓我們容易飲食不健康。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考察了超加工食品對 55 名遵循英國國家飲食指南的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參與者的體重指數(shù)(BMI)在 25-40 之間,每天通過超加工食品攝入的熱量占 50% 以上。
參與者先遵循 8 周以最低程度加工食品(MPF)為主的飲食,再遵循 8 周以超加工食品(UPF)為主的飲食,兩個飲食階段之間有 4 周的間隔期,在間隔期參與者恢復到平常飲食。兩種飲食均遵循健康飲食指南,該飲食指南側重于食物類別和包括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在內的宏量營養(yǎng)素。在兩個飲食階段中,參與者的所有餐食、零食和飲料都送到家中,但他們可以自行決定每次吃多少以及何時食用。
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在兩個飲食階段中,參與者的體重和體重指數(shù)(BMI)都有所下降。然而,參與者在超加工食品(UPF)飲食期間平均減重 0.88 公斤,而在最低程度加工食品(MPF)飲食期間平均減重 1.84 公斤。在 MPF 飲食期間,與心血管代謝健康指標有關身體成分發(fā)生了變化--脂肪總量、體脂率、內臟脂肪及甘油三酯都有所下降,而在 UPF 飲食期間則沒有這種變化。此外,在 MPF 飲食期間,食欲也有所下降。
這些結果表明,即使都遵循健康的飲食指南,食品加工程度也會影響體重管理和心血管代謝健康。
超加工食品(UPF)和最低程度加工食品(MPF)在食用時的體重變化的對比機制,目前尚不明確。研究團隊指出,加工食品在加工過程中質地和結構的變化可能導致人們進食速度加快,延緩飽腹感,從而導致熱量攝入的增加。加工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劑以及過度的熱處理也可能影響腸道微生物群并引發(fā)炎癥。此外,加工食品包裝上關于營養(yǎng)成分的介紹還可能誤導消費者。
這項真實世界研究表明,將食品加工視為飲食質量的一個獨特且具有政策意義的維度十分重要,,那些僅僅著眼于重新配方以使加工食品符合營養(yǎng)標準的政策,可能會忽視這些食品在加工過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對行為和生理產生的影響。
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UPF)這一術語的創(chuàng)造者、巴西圣保羅大學流行病學家 Carlos Monteiro 教授表示:這是一項里程碑式研究,超加工食品是被設計成讓人過量食用的,與最低程度加工食品(MPF)相比,超加工食品更具"成癮性",能量密度更高,味道更鮮美,這可能導致攝入量增加。
參考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5-03842-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2451-8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